教授,博士生导师
瓯江实验室研究员
邮箱:liuminggang@ojlab.ac.cn
瓯江实验室研究员,独立PI。2010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疼痛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4年先后在日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4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23年12月加入瓯江实验室。长期从事疼痛和瘙痒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致力于运用神经科学领域多层次的前沿技术手段,深入解析痛觉和痒觉信息编码、加工和调控的高位中枢神经机制以及慢性痛或慢性痒及其共病的病理机制。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Journal of Neuroscience》、《Progress in Neurob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1项。目前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运动分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疼痛转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疼痛转化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
1. 躯体感觉及其异常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策略;
2. 感觉与情绪、记忆等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
3. 共情行为的产生调控及其异常的神经机制。
(1)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1ZD0203302),机械力感知的分子细胞与神经机制,2021.12-2026.11, 230万,项目骨干。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0994),外侧隔区介导慢性痒诱发焦虑的机制研究,2022.01-2025.12,58万,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1157),前扣带回皮层酸敏感离子通道调节慢性痛及其可塑性改变的机制研究,2018.01-2021.12,57万,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500834),岛叶皮层突触可塑性的非经典离子通道机制,2016.01-2018.12,20万,主持。
(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ZR1430000),前额叶皮层至外侧隔区投射调控慢性痒导致焦虑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2020.07-2023.06,20万,主持。
发表论文:
(1) Pan Q*, Guo SS*, Chen M*, Su XY, Gao ZL, Wang Q, Xu TL#, Liu MG#, Hu J#. Representation and control of pain and itch by distinct prefrontal neural ensembles. Neuron 2023, 111:2414-2431.
(2) Wang YJ*, Liu MG*, Wang JH*, Cao W*, Wu C, Wang ZY, Liu L, Yang F, Feng ZH, Sun L, Zhang F, Shen Y, Zhou YD, Zhuo M, Luo JH#, Xu TL#, Li XY#. Restoration of cingulate long-term depression by enhancing non-apoptotic caspase 3 alleviates peripheral hypersensitivity. Cell Rep 2020, 33:108369.
(3) Su XY*, Chen M*, Yuan Y, Li Y, Guo SS, Luo HQ, Huang C, Sun W, Li Y, Zhu MX, Liu MG#, Hu J#, Xu TL#. Central processing of itch in the midbrain reward center. Neuron 2019, 102:858-872.
(4) Li HS*, Su XY*, Song XL, Qi X, Li Y, Wang RQ, Maximyuk O, Krishtal O, Wang T, Fang H, Liao L, Cao H, Zhang YQ, Zhu MX, Liu MG#, Xu TL#. Protein kinase C lambda mediates 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dependent cortical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pain hypersensitivity. J Neurosci 2019, 39:5773-5793.
(5) Liu MG*, Song Q*, Zhuo M#. Loss of synaptic tagging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fter tail amputation in adult mice. J Neurosci 2018, 38:8060-8070.
(6) Li WG*, Liu MG*, Deng S*, Liu YM, Shang L, Ding J, Hsu TT, Jiang Q, Li Y, Li F#, Zhu MX#, Xu TL#. ASIC1a regulates insular long-term depression and is required for the extinction of conditioned taste aversion. Nat Commun 2016,7:13770.
专利:
2016年或授权专利1项“敏感离子通道调控剂的用途”(CN201611031313.9)
专著:
参与撰写英文专著《Nonclassical Ion Channels in the Nervous System》
2015年获上海市教委青年东方学者称号
2019年获长三角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
2020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课题组聚焦痛觉和痒觉的神经生物学,围绕疼痛和瘙痒的高位中枢神经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致力于运用神经科学领域多层次的前沿技术手段,在分子、细胞、突触、环路和行为等多个层面深入解析痛觉和痒觉信息处理、编码和调控的神经元、突触和环路机制以及慢性痛/痒及其共病的发病机制。此外,课题组另一个研究兴趣在于系统研究以共情为代表的高级认知功能的产生、发展、调控及其异常的神经机制,开发针对共情障碍的治疗新策略。
具体包括:
(1)研究痛觉和痒觉多组分信息中枢编码处理和调控机制;
(2)研究躯体感觉异常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干预手段;
(3)研究感知觉与情绪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神经环路;
(4)研究不同等级共情行为产生及其调控的分子环路机制。
研究手段包括转基因动物构建、膜片钳电生理、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光纤记录、miniscope钙成像、神经环路示踪和全脑成像、化学遗传学/光遗传学调控、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单细胞测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等。
(一)博士后(3名)
任职要求:
1) 应聘者具有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或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2) 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精神,具备较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国际SCI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4)有膜片钳电生理、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光纤记录、光遗传学、miniscope单细胞钙成像、单细胞测序等相关研究经验。
工作内容:
1) 在课题组长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研究论文;
2) 协助课题组长指导研究生;
3) 独立或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
(二)助理研究员(1名)
任职要求:
1) 在国内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有较强的相关专业研究背景:神经生物学、生物学、药理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2) 身体健康,为人踏实乐观积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有膜片钳电生理、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光纤记录、光遗传学、miniscope单细胞钙成像、单细胞测序等相关研究经验;或有生物信息学、单细胞组学分析经验;
4)对感觉认知神经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在本单位有长期工作打算者优先。
工作内容:
1) 在契合课题组研究方向前提下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撰写研究论文;
2) 独立或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
3) 协助课题组长进行团队建设、指导研究生。
(三)研究助理或技术员 (2名)
任职要求:
1) 已获得生物学、医学、光学、生物信息学或相关学科学士以上学位;
2) 身体健康,为人踏实乐观积极,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协助PI完成实验室日常管理事务和基本实验工作;
3)具有以下任一专长或经验:
实验室动物饲养、繁殖和基因鉴定经验;
免疫组化染色、显微成像和图像处理;
行为学分析、环路示踪;
小鼠脑立体定位手术;
细胞培养/脑片电生理;
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单细胞组学分析;
有一定Matlab、Python等编程基础;
RT-PCR、Western blot等。
工作内容:
1) 在课题组长指导下开展研究,参与课题实验;
2) 协助实验室日常管理及采购、报账、接待等。
工作地点:
浙江 温州
岗位待遇:
1. 根据应聘者的科研水平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博士后在站2年总薪酬≥90万元,出站后留在温州工作另有8万元就业补贴;助理研究员税前年薪18-30万元;研究助理(或技术员)税前年薪12-18万元;五险一金齐全,另有每月餐补、人才公寓、工会福利等发放。根据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可观的科研绩效奖励。
2. 解决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或入托问题。
3 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及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为申请人量身定制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全力支持申请人的事业发展。
应聘方式:
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照片、完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代表性论文全文)以及其他能证明本人能力的相关材料发送至 lmg11302000@126.com,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申请材料保密,初审合格者会尽快邮件通知安排面试。
微信公众号
联系地址:中国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金石路999号
邮编:325000
邮箱:zh@ojlab.ac.cn